二十四節氣三合一養生法《處暑》
處暑,二十四節氣之14。
來源:香港報
8月22日~24日,這時太陽黃經為150度,曆書記載︰“ 斗指戊為處暑,暑將退,伏而潛處,故名也。”“處” 含有躲藏、終止的意思,顧名思義,表示炎熱即將過去, 暑氣於這一天結束,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。
《月令十二集解》曰︰“七月中,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” 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,所以稱“暑氣至此而止矣”。
《月令十二集解》曰︰“七月中,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”
處暑-節氣食療:
夏日飲食不宜過飽,通常吃到七、八分飽就可以了, 但一定要注意全面、均衡的營養搭配,不可挑食、偏食。 有些人受天氣影響,食慾不振,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。 週教授建議,夏季應多食用低糖、低鹽、高碳水化合物、 高蛋白的食物,盡量少吃辛辣、油炸的食品。對策: 適宜夏季食用的有:冬瓜、白蘿蔔、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、 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;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,少食紅肉。 可飲決明子茶、大麥茶、菊花茶、苦丁茶、綠豆湯等飲料。
處暑-經絡調理:
秋季滋陰 養肺是關鍵-肺與秋季相應,燥氣易傷肺而產生秋季病。
建議您進行肺經、胃經的推、拿、撥、揉,疏通您的整條肺經、 胃經,然後對肺俞、中府、尺澤、三陰交、 照海等重點穴位進行點全身調理。有效提高免疫力, 預防和治療因肺火旺引起的各種症狀。
秋季護肝 防氣血失衡-進入秋季,肺功能開始進入旺盛時期,而此時, 肝臟胃臟仍處於衰弱階段。肺盛則影響肝,而肝主情志,疏泄氣血。 在肝氣受制的秋天,人們則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。 表現在生理方面,則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發生。如內分泌失調、 月經失調、心慌心悸、失眠、煩躁易怒、口乾口苦等。建議您進行“ 疏肝和胃”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手法,達到養陰、柔肝、 疏解的效果,預防上述疾病的發生。
處署-氣功導引:
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除了飲食的調整,作習正常,心念正向外, 將身體的能量導引到全身的經絡、骨骼、血液、 臟腑都能夠活化起來。
處暑-養生食譜:
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,多數蔬菜、水果蔬菜、 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,能補充人體的津液,有生津潤燥、 消熱通便之功效。
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,如銀耳、百合、 蓮子、蜂蜜、黃魚、干貝、海帶、海蠶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 豆類及奶類。
處暑時節適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、青椒拌豆腐、 百合蓮子湯、百合脯等,有補肝益腎、開胸潤燥、益氣寬中、 安神養心的功效。
一、芝麻菠菜:
[配料]鮮菠菜500克 ,熟芝麻15克 ,鹽、香油、味精各適量。
[做法]菠菜去根洗凈,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,撈出浸入涼水中, 涼後撈出淋幹水分,切成段,放入盤內,分別加 鹽、味精、香油,攪拌均勻,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。
[功效] 補肝益腎,開胸潤燥。
二、青椒拌豆腐:
[配料]豆腐1塊,青椒3個,香菜10克 ,香油、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做法]豆腐用開水燙透,撈出晾涼,切成1釐米見方小丁。 青椒用開水焯一下,切碎,香菜切末。將豆腐、青椒、香菜及香油、 鹽、味精等攪拌均勻,盛入盤內即可。
[功效] 益氣寬中,生津潤燥,清熱解毒。對胃口不開, 食欲不振者尤其適合。
三、百合蓮子湯:
[配料]乾百合100克 ,乾蓮子75克 ,冰糖75克 。
[做法]百合浸水一夜後,沖洗乾淨。蓮子浸泡4小時,沖洗乾淨。 將百合、蓮子置入清水鍋內,武火煮沸後,加入
冰糖,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。
[功效]安神養心,健脾和胃。
四、百合脯:
[配料]生百合60克 ,蜂蜜2湯勺。
[做法]將百合清水洗凈放入碗內,澆上蜂蜜, 放入蒸鍋內蒸30分鐘出鍋,或烘乾或風乾即可。分七次睡前服用。
[功效]清心安神。適於睡眠不寧,驚悸易醒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