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節氣三合一養生法《芒種》
芒種,二十四節氣之九。
來源:香港報
5芒種,六月六日,太陽黃經為75度。農曆書記載︰“ 斗指巳為芒種,此時可種有芒之谷,過此即失效,故名芒種也”。 就是說,芒種節氣是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,如晚谷、黍、 稷等。芒種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,由於天氣炎熱, 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,農事種作都以這一時節為界,過了這一節氣, 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。農諺“芒種忙忙種”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五月節, 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”。意指大麥、 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,搶收十分急迫。晚谷、黍、 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,故又稱“芒種”。春爭日, 夏爭時,“爭時”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。人們常說“三夏” 大忙季節,即指忙於夏收、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。
芒種-節氣食療:
芒種時節,由於濕度開始增加,人們特別容易困倦,所以, 健康人群在精神方面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 避免煩惱和憂鬱的情緒,這樣機體氣機得以宣暢,通洩得以自如。 在此時節,要注意水分的補充,因為天氣炎熱,人體容易出汗, 及時補充水分才能讓機體處於一個平衡狀態,防病於未然。 中午要適當的午睡,有利於健康。應定時通風換氣, 每天至少要到戶外活動1―2小時。衣衫要勤洗勤換。
在飲食方面,應以清淡祛暑、清熱解毒食物為主, 如利水祛濕類食物:黃豆、綠豆、金針菜、冬瓜等, 清熱祛暑類食物:西瓜、荷葉、絲瓜、黃瓜、芹菜、莧菜、甘蔗等, 清熱利濕的食物有:茼蒿、茭白、竹筍、菜瓜、荸薺等, 健脾利濕的食物有:蠶豆、赤豆、青魚、鯽魚、鰱魚、扁魚等。
芒種-經絡調理:
「春夏養陽,夏季養生」以『心』為要。在中醫經絡學上見解,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講陰陽五行、表裡、臟腑,夏季屬火對應「心」 。此季節,心火旺,易傷脾胃。建議平常可多按摩對應穴位, 以達預防保健之效。可調理3大穴,心氣不足的人可按摩內關穴、 肺氣不足者可按摩魚際穴、脾氣失調的人可多按摩足三里穴。內關穴 :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,此穴具有安定心神、治療心痛和心悸、 調節情志、滋陰潤燥等作用。魚際穴:是手太陰肺經的腧穴, 此穴可調理肺氣、清熱瀉火、止咳平喘,達到宣肺固表的作用, 進而達到止汗的效果。足三里穴: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穴位, 此穴具有健胃通腸、健脾益氣、改善虛弱和排汗異常等症狀。
芒種-養生食譜:
我們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,告誡人們食勿過咸、過甜。飲食過咸, 體內鈉離子過剩,年齡大者,活動量小,會使血壓升高, 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。吃甜食過多,對人體健康也不利, 隨著年齡的增長,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逐漸降低, 宜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累積, 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,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。 由此可見,飲食是養生防病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。因此, 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汗易外泄,耗氣傷津之時, 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、生津止渴的飲食。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, 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,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,飲食宜清補為主, 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、降脂的食品。 女士在月經期或產后期間,雖天氣漸熱, 也忌食生冷性涼之品以防由此引發其它疾病。
芒種節氣的具體食療、食譜方。
一.西紅柿炒雞蛋︰
一.西紅柿炒雞蛋︰
[配料] 西紅柿300克,雞蛋3個,精鹽、味精、白糖個適量。
[做法] 西紅柿洗淨切片,雞蛋入碗內攪勻。
油鍋燒熱,先將雞蛋炒熟,盛入碗內;炒鍋洗淨,燒熱放油,
[功效] 生津止渴,養心安神。
二.香菇冬瓜球︰
[配料] 香菇、雞湯、澱粉各適量,冬瓜300克,植物油、 精鹽、姜、味精、麻油各適量。
[做法] 香菇水發、洗淨,冬瓜去皮洗淨,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,
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,下姜絲煸炒出香味,
鍋燒至熟時,用水澱粉勾芡,翻炒幾下放入味精,淋上香油, 即可出鍋。
[功效] 補益腸胃,生津除煩。
[功效] 補益腸胃,生津除煩。
三.五味枸杞飲︰
[配方] 醋炙五味子5克,枸杞子10克,白糖適量。
[做法] 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,以沸水沖泡,溫浸片刻,
[功效] 滋腎陰、助腎陽。適用於“夏虛”之症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